近年来长沙倾力建设“品质长沙”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

发布时间:2017-10-10     作者:博建行政

   沿着湘江西侧,一条总长20公里的城市主干道——潇湘北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,这条路采用透水混凝土人行道及生态边沟,是长沙最长一条按“海绵城市”理念建设的道路。

   在高铁新城片区,10多条地下综合管廊正在同步抓紧施工,曾经广受市民批评的“马路拉链”将成为过去……

   “城市让生活更美好,不负山水洲城天赐之美!”过去5年,长沙大力推进城市建设,完善功能配套,城市面貌焕然一新,城市功能日臻完善,城市不仅有“颜值”,也更有“气质”了。山水洲城精彩蝶变,不断生长的长沙城,一幅宜居宜业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   品质升级

    山水之美、人文之美、城市之美充分彰显

   浏阳河入湘江口,长沙规划展示馆与长沙博物馆、长沙图书馆、长沙音乐厅共同构成滨江文化园“三馆一厅”,成为长沙市民文化休闲的新中心。

   近年来,长沙城市建设始终围绕“品质长沙”的目标,完善城市功能,提升城市品质,城市风貌更有特色、城市环境更为秀美、城市生活更加舒适,市民愉悦感、归属感、获得感显著增加,充分彰显出长沙的山水之美、人文之美、城市之美。

   “在长沙生活了10多年,她的每一处变化,每一次换颜,都能让我爱这座城市更多一些。”长沙居民张曼说。

   “漫步在长沙的大街小巷,鳞次栉比的建筑,配以绿树成荫的街景,让人感觉这座城市风韵更加独特,既有着历史文化名城的气息,又有着国际化大都市的风范,感受着它散发出的生机活力,会让人感叹这真是一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。”来自上海的游客刘江南谈及长沙的第一印象时说。

   幸福加码

    城市品质在细节中悄然提升

   京广、沪昆高铁在长沙形成“黄金十字”,地铁1号线、2号线及磁浮快线、长株潭城际铁路开通运营,长沙相继跨入“高铁时代”“地铁时代”“磁浮时代”“城铁时代”。黄花国际机场迈入“双跑道时代”,跻身全球百强。长沙火车南站高铁、地铁、磁浮、长途客运、公交、出租车“六站合一”,成为中部最大高铁枢纽。

   而在城市内部,一些小细节也正悄然发生改变。被市民誉为“长沙城区最美道路”之一的东风路沿线绿化错落有致,新增设的市民休闲亭廊点缀其间,成为靓丽街景;体育馆路、营盘路设置了彩色自行车道,让城市里的“单车族”有了专用车道;芙蓉路提质改造中对部分公交中途站实施了“港湾式”改造,大大提升了道路交通通行速度。

   “我们小区去年完成提质改造,把围墙全拆了,房屋外立面焕然一新,小区靓了,停车不难了,有地方健身了。”家住陈家湖的王娭毑告诉记者。2016年初,长沙实施“社区全面提质提档三年行动计划”,陈家湖社区率先提质改造,成为长沙乃至全省首个全部拆除围墙走向“街区制”的社区。如今,小区“断头路”拉通了,新增停车位320个,新增监控摄像头40多个,成为全市老旧小区提质改造的样板。

    城乡蝶变

    长沙城镇化率达75.99%

   “几年前,这里还是大片的葡萄园。”刘娭毑在梅溪湖生活了几十年,她亲眼见证了梅溪湖的巨变,曾经的城郊乡村变为两型建设试验田,山水相依,车畅人欢。

   “初恋小镇”开慧、“浪漫戏乡”新康、“千龙映月”千龙湖、“流云飞瀑”大围山、“密印晨钟”沩山、“风情绣街”沙坪、“生态小镇”浔龙河等一张张特色名片不胫而走。“望得见山水,留得住乡愁。”美丽乡村已成为品质长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目前长沙已有大瑶、乔口、灰汤三个乡镇获评全国特色小镇,乔口、花明楼、沩山获评全国美丽宜居小镇,另有10个全国重点镇和4个全国美丽宜居村庄,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。

   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,数据显示,截至2016年末,长沙城镇化率达75.99%,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,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。近年来,长沙科学布局产业、布局城乡形态,优势互补,形成了多组团、多支点、生态型、现代化的城镇体系。

   创新发展

    让城市有“面子”更有“里子”

   “面子”是城市的风貌,而“里子”则是城市的良心。长沙作为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,目前长沙高铁新城、梅溪湖、高新区等区域正抓紧管廊建设,预计今年底将建成63.3公里综合管廊。长沙中建城投管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万军告诉记者,综合管廊能让各种市政管线“集中安家”,“拉链马路”也将因此终结。根据计划,到2030年长沙将基本建成和运营约400公里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体系,实现“地上地下一个样”。

   建房不用模板和脚手架,地面没有裸露的黄土和建筑垃圾,空气里没有飞扬的粉尘……位于麓谷的尖山印象公租房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建设,不仅工期更短,而且工地环境更整洁,更节能环保。2015年长沙入选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,目前长沙已实现两个“1000万”的突破,即装配式建筑实施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,PC年产能突破1000万平方米,未来长沙将把住宅产业打造成千亿级产业集群。

   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,需要时,将蓄存的水渗出进行利用。作为缓解城市内涝的重要手段,海绵城市的建设正在长沙陆续铺开。根据长沙去年出台的《长沙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》,预计到2030年时,长沙建成区八成以上的面积75%的降雨将就地消纳和利用,最终达成“小雨不积、大雨不涝、水体不黑臭、热岛效应有缓解”的目标。

   长沙,一座城乡更美、宜居宜业宜游、具有国际品质和湖湘文化标识的现代化大都市,正款款向我们走来。